在蒙特梭利教學裡,除了認識孩子的「吸收性心智」及 留意「兒童的敏感期」,在教導方面還有另外一個信念,那就是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我糾正的能力。
在跟孩子相處的時候,蒙特梭利女士發現,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我修正的能力。那就是孩子其實不需要家長時常的糾正或依賴家長的援助。家長應該學會忍耐,放手的讓孩子嘗試。除非孩子要求援助,要不然不要給予即時的援助,因為孩子能從錯誤中學習是很重要的環節。懂得自我糾正的孩子,方可肯定自己的能力及發展決策力,從而增加信心。
要能夠讓孩子從自我糾正中增加信心,就是家長為孩子準備教具多費心思的時候。那也是為什麼蒙特梭利女士設計了那麼多蒙特梭利專屬的教具及邏輯,為了就是在控制的範圍內盡可能讓孩子有最多的機會去練習及自我糾正錯誤。所以每套蒙特梭利的教具裡都有 「控制錯誤」(Control of error)的能力,那就是讓孩子能自力完成一件工作而達成一個特定的結果。而不是直接發出指示,給予獎勵或懲罰去控制錯誤。若孩子一直不能完成任務,他們可以從「控制錯誤」的教具裡自我檢查錯誤出處,並自我糾正。
例如,蒙特梭利的Cylinder block 就是一個最典型具有「控制錯誤」概念的教具。每個柱體都有它適合及特定的位置,如果孩子將柱體放錯,從視覺上或到最後會無法放下其餘的柱體,他們可自己發現錯誤,並自我糾正及尋找正確的位置。
利用蒙特梭利的教具裡「控制錯誤」的概念,家長在製造及購買教具的時候就可以更清晰的知道每一件教具想要孩子達成的結果。就像我幫女兒製造的安全帶公仔(如圖),每一條安全帶都有配對的絲帶及扣子。當女兒扣不上的時候,她會自我審查是否拿對了扣子然而再自我糾正。孩子通過不斷重複和實踐的機會,就能快速地學會這些技能。所以在我女兒兩歲前已經可以自我繫上及鬆解安全扣,這對她自我照顧自己背書包是一大幫助。
在孩子兩歲左右,就是傳說中的 “Trouble Two” ,這個階段的孩子不管自己有沒有能力都一定要自己完成他感到有興趣的事。如果家長不讓他們試,往往就只會演變成哭鬧一場。但如果你從他們小時就習慣尊重他們的自學基制,及利用有「控制錯誤」概念的教具訓練好他們的大小肌肉,其實孩子相對可以應付很多他們日常中想要做的事,並不會因為做不到而氣憤。而且當他們做不到的時候會求援而不是發脾氣,因為他們會信賴你會 “教”他們做而不是 “幫”他們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