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4, 2016

認識蒙特梭利 2 :兒童的敏感期

蒙特梭利教學會以兒童為中心,但很多家長會疑惑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否太被動。 其實蒙氏教學不是被動的只依據孩子願意去學習,而是透過觀察孩子的「敏感期」去迎合孩子的興趣。何為「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 那就是在孩子身體和智力發育的階段,如果給予機會及指導,孩子會比平常時候更能夠容易和快速的學習。

例如,我們很多時候會看到孩子很專心的盯著我們的言行舉止或對某些事物很專注的凝視,這些反應都是他們對當時發生的事或物很感興趣或敏感。透過日常生活,媽媽可以根據觀察到的小細節去安排相關的活動,令小孩自發地去學習,而不是為孩子決定該如何發展。蒙特梭利認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所以需求,技能和能力都不同,觀察孩子潛在的敏感期就是家長最重要的任務。



在我的女兒十一個月大的時候,餵食時不如往常般合作,總是有點燘熷或進食的時候,手一直想抓東西。由於我在她七個月時已開始了「介紹餐具」及「訓練小手指」的活動讓她平常練習,我便嘗試給她小匙羹自己進食。果然她的興趣來了,雖然開始時是挻亂的,但這好像是一個新活動,像玩一樣非常喜歡自己用餐具練習進食。其實這便是她學習自己進食的敏感期,但當然每個小孩的敏感期都不同,而家長需要細心觀察及了解小朋友一些行為的小變化。


由於我是一個在職媽媽,平常我會交代姐姐將她日常生活的細節寫下,好讓我知道女兒對準備好的活動感覺如何及方便我放工後的觀察。此外,確保孩子的學習材料、教具準備妥當讓孩子需要時使用,亦是蒙氏媽媽另一項重要任務。只有通過每日細心的觀察,方可給予正席敏感期的小孩隨時準備適當的學習材料。

雖然替孩子準備活動真的好累,但其實如果在家能實踐蒙特梭利教育法,對一些新手媽媽是一樣很大的啟發及幫助。透過了解蒙特梭利教育,讓我更了解我女兒的言行舉止而從中找到應對的方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