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26, 2015

蒙氏的數學 Part 2


當孩子熟悉1-10概念, 就可以介紹第二個階段十進制(decimal point)。利用一些金色的珠子去代表 十進制的類別; 個位,十位,百位 及千位數。透過集體遊戲(例如銀行游戲), 從實物的經驗讓孩子體驗及熟悉十進制的概念。





孩子透過練習及熟悉如何運用數字卡與金珠, 便可以開始第三階段連續數與跳數  (Linear & Skip Counting)。 十進制的學習最理想是與連續數及跳數一起進行,因為當小朋友在進行十進制時會碰到大數字的形成(Formation of Big Numbers)。在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認識個位以上的數字,懂得如何念出一些大數目的數字。但是他們其實只知怎麼念卻不知道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這時就可以利用Teens beads and Teens Board 教導孩子連續數的概念了。利用Teen Boards的教具, 小朋友可以很簡潔的就分別出每跳一行數字的變化, 而且更具體地了解到大數目裡面包含的是什麼,以及對大數目的形成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當孩子掌握連數後就可以利用beads chain 介紹跳數的概念, 為四則運算做基礎。以下是Skip counting 試範



第四個階段是加減乘除的運用。通常開始都是由兩個孩子一齊進行練習, 他們會假設到銀行或商店買東西或提款。 目的是將數學拓展到日常生活運用及提升孩子對數學的興趣。







獨自練習就可以用Stamping game









Wednesday, March 25, 2015

蒙氏的數學 Part 1

計算及心算的概念其實很抽象,所以我一直都非常欣賞Montessori教數學的方法, 因為他們教數學的基礎都是由實物(concrete) 到抽象(abstract), 來啟發小朋友由簡單的數學程序到複雜的抽象概念,不像傳統教數學用硬背的方式。Montessori 的數學教學可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介紹數字1-10, 目的是要為準備孩子算術和教量的值。剛開始時,利用簡單的活動, 讓孩子建立1-10 的數值概念。  以下我會介紹5個不同的活動幫助孩子透過具體及有趣的方法熟習數字的第一階段。



就像一般蒙氏的教具一樣每一件教具都應該建造於"Control of error" 的概念就像以上南瓜教具 , 應該要有55個南瓜做相對 (1+2+3...+10 = 55), 不能多也不能少 因為如果小朋友擺放多了或小了南瓜的數目,透過實際的排列,都比較容易看出錯處並能夠自我矯正, 不須要透過大人指點或幫助。小朋友亦能從中建立自信心, 獨立及判斷能力 剛開始的時間最好由淺入深,不要一次過就介紹1-10, 可以先由1-3開始,然後慢慢加上其他數字 以下是是蒙氏其中一個很出色的教具Spindle box, 因為他除了讓小朋友有數值的概念, 它同時也介紹了"0"的概念, 這是對以後計算很重要的一個概念。玩法就是讓孩子跟據格子上的數字放入相同數值的鉛筆在格內,讓孩子更容易明日「零」和「沒有」的關係。



下面這個數字棒樓梯(number rods) 可以增加孩童從1-10順序及不斷增長的概念。



而磨沙數字卡(Numerals sandcard ) 則可以幫助孩童辨認數字




下面這個數字型狀卡1-10與55個圓點是要灌輸單數及雙數的概念。 玩法跟普通數數字一樣, 不過這個就以兩行排列像有個夥伴一齊. 當所有的圓點都列出後, 一些不具有夥伴的圓點則被稱為單數, 而有合作夥伴的圓點則被稱為雙數。





蒙氏的數學 Part 2 待續。